灰霉病是世界性病害,很少在户外侵染,主要在温室内,与潮湿度有很大的关系,主要危害北方常用草花四季海棠、月季。今天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下,苗木病虫害之“灰霉病”的症状、发病原因、防治措施等。灰霉病发病图片灰霉病是露地、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0~30℃,温度20~25℃、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灰霉病发病症状导致叶片,叶柄,花梗和花瓣均可发生此病,发病初期叶缘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斑发展至整个叶片,病叶为褐色,水渍状腐烂,在潮湿条件下,发生灰褐色霉层。该病一年又两次发病高峰,即2月-4月,和8月-9月温度在20℃左右,相对湿度在90﹪以上有利于发病。灰霉病发病原因植物通风不良,使用氮肥过多,引起徒长。灰霉病防治措施控制温度湿度,加强通风;合理施肥,增施钙肥,控制氮肥用量;及时清除病株销毁,减少侵染来源;化学防治之——预防用药:以早期预防为主,掌握好用药的3个关键时期,即苗期、初花期、果实膨大期。苗期:定植前在番茄苗床用药,可选择对苗生长无影响的药剂或消毒剂,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