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国家重点造林绿化工程相继拉开帷幕,东营河口区的“三网绿化”、“河口区孤岛刺槐林场建设”和“节点绿化”等造林绿化项目开始实施,林业用苗量明显加大,同时对耐盐碱程度大,抗逆性强的苗木需求量也相继加大。
中华柽柳,柽柳科、柽柳属,又名红柳、荆条,枝叶浓绿茂密,绿期比一般柽柳长。耐盐碱,土壤含盐量0.8%—2.0%均能生长良好,土壤含盐量2%—3%时仍能顽强生长;抗旱、耐贫瘠、根系发达、抗病虫,其抗逆性明显高于榆树、白蜡、竹柳等品种,是盐碱地上植树造林的良好树种。多年来河口区群众一直有人工培育柽柳苗木用于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的传统,“十二五规划”规划以来,河口区群众更是瞅准了全国各地,尤其北方地区对中华柽柳苗木的强大需求,加大了对其培育力度。目前全区中华柽柳育苗面积150亩,今春可产苗木30万株,苗木价格:15厘米长的扦插枝条,每段1-1.5元;当年苗木高度达到40-50厘米,每株5元左右;两年以上苗木地径达到3厘米,主干高度1.5米左右,每株30元左右。今春天,河口区中华柽柳苗木供不应求,群众育苗愿望强烈,预计新增育苗800亩。